《谈美》读后感怎么写?( 三 )


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到,“说中国古诗有相似的‘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之句,此时竟然语带哽咽,稍微停顿又继续念下去,念到最后两行……老师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 。”这至情的眼泪深深刻在作者的记忆里,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朱先生是一个真诚的人 。
朱先生用书信的形式谈美,普及美学,语言朴实,读起来兴趣盎然不忍罢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美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怎么创造美?收获颇丰 。我们许多人都是世俗之人,眼里只有利益 。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眼睛 。比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许多人视若无睹,公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敬佩自然之美,在司空见惯中发现许多美,让我感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人们看待一件事物,往往是实用的眼光,缺乏美学 。像教育也是这样,一切唯成绩至上,我们曾提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的教育侧重于“智”,美却少有提及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美学,是一门培根的学问,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如果在中小学开一门美学的课,我想自杀者会大大减少 。
在书中,朱先生谈到了美学的很多方面,如距离产生美,我小时候很贫穷,学习也很苦,时隔多年,回忆童年,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光,昨天微信里有一篇谈过麦的文章,读起来很亲切,回忆起来很温馨,不过当时真是挥汗如雨啊 。诗与散文有区别,诗歌意味无穷,而散文写实,给人留的想象空间没有诗歌大 。我喜欢读散文,好的散文给人美的享受,美文美景 。而诗,是最近才开始读的,以前读不懂诗,读诗经,读唐诗,读阿紫,读懂了一些 。诗歌可以提高艺术鉴赏力,如诗人阿紫所说,“读诗吧,写诗吧,诗歌让生活充满诗意 。”
我国是诗的国度,我们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也有陶潜、李白、杜甫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今诗歌远离了我们,浮躁喧嚣替代了高雅,端午节让我们记住了屈原,爱上了粽子,但,有几人想起楚辞,读过离骚 。好像是梁启超说过,没有读过离经的不能算读书,大决若此,原话还要慷慨 。称离骚为离经是最近才听说的,可见这首长诗的伟大 。端午节读离骚更有纪念意义,读不太懂但每年我要读上几遍 。传统文化有很多美,语言之美,思想之美,读国学原典,可享受古典之美,感悟文言之美,领悟圣贤的智慧 。
一年来,有空学学书法,喜欢上了读贴,在微信上看到好帖,下载保存,至今我的手机时存了上百篇名帖 。以前有个疑问《兰亭集序》怎么称的上是天下第一行书呢,涂涂抹抹,还有错别字 。但反复阅读之后才发觉它的精妙之处,魅力之所在 。读王羲之可以领略变化之美,读颜真卿可以领略刚毅之美,读赵孟頫可以领略娟秀之美,书法艺术真乃博大精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第二行书,我还欣赏不了,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愤之情 。一件优秀的作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运用联想我们会读到作品后面伟岸高大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