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进课堂课题研究 高中( 十 )


古诗文诵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 , 是通过诵读来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 , 所阐述的理 。
这里 , 因为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 , 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 , 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 , 吟诵品味之中 , 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 , 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 ,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古诗文的强烈兴趣 , 体会到古诗文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 。
如《出师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的诵读教学 , 学生无不为诵读所营造的意境、传达的情感哲理所震撼 , 无不为自己在诵读教学课中有创造性的诵读表演而喜悦 , 无不为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赏析争论而惊叹 , 学生发现原来古诗文学习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 , 诵读教学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妙的一个天地 , 由此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 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 , 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 , 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
又因为古诗文教学要通过诵读来传达作品的精神 , 而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等因诵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相异会有不同理解 , 而且许多作品本身存在理解的多义性 , 这些都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 进行创造性地诵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在这里 ,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 , 他们可以依据诵读教学所提供的作品作蓝本 , 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
作品基调的把握、情感的控制、声音高低快慢轻重的处理 , 灵活地加以运用 , 展示出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作品 。
像《岳阳楼记》、《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的诵读由于学生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演绎而显得精彩纷呈 。
这个过程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 , 学生又充分调动起了自身的文化、生活、思想素养进行尽情的演绎 , 更富其创造性 。
而这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二度创作 , 又正是文学作品所梦寐以求的实现读者参与感知的最高境界 , 而诵读教学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同时实现了这个目标 。
2.指导诵读的技巧与方法 ⑴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 示范诵读我在古诗文诵读教学实践中 , 几乎每篇课文都在学生自读基础上进行诵读示范 。
备课时 , 反复诵读课文力求读出情感 , 读出韵味 。
不能因为自己普通话说不好或声音不好而推委自己示范的责任和义务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教师自己 , 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
示范时 , 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找情感的交汇点 , 或是在情感指导下寻求诵读的切入点 , 让学生像你一样目视其文 , 口发其声 , 耳闻其音 , 心通其情 , 意会其理 , 想其神态 , 仿其语气 , 品其心态 , 这样的读 , 才是真正与作者的情感交融 。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 。
如《小石潭记》:要让学生了解该文是在作者参与政治改革 , 失败被贬 , 心中抑郁难平的背景下 , 走出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