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韵律( 二 )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
诗词中韵律的名称有哪些?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
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
古诗词的范围太广了,以律诗为例 。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
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 。
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
上平声15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这些只是代表字 。
表示韵母的种类 。
有些字的发音,古代和现代不一样,所以这些只能做为一种参考 。
古代的诗词讲究的韵律主要指那些? (言论一:不按韵律的诗谓之自由体诗,其意在诗外 。
只要写出诗的那种凝练,超脱的感觉,又何必在乎韵律呢 。
诗毕竟从音乐分离出来很久了 。
)要说凝练超脱,散文杂文同样可以做到 。
但韵律却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诗歌区别于散文杂文的重要特点 。
我在上面帖子里已经讲过,这个韵律不是狭义上的押韵(押韵是针对古体诗词而言的),而是富有音乐性,有节奏感 。
这一点无论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或是中文诗歌,外国诗歌,都是一样可以体现的 。
自由体诗指的是用白话而不是文言作为工具来写作,放宽了对格律的限制,不再要求用韵部相同的字,但诗歌的根本性质是不可变的 。
(言论二:即使都是古人的诗词,读起来的感觉也是有差别的,太过追求韵律规则,而害其意,不可取,但是只有意而无其韵,也比较遗憾~~有的时候读起那些意新韵美的词句,总会想起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上大学后,才知道现代诗也可以很美的,再别康桥真美,可是这样的佳作似乎并不很多~~)所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些都是针对偶得佳作不忍以律过分限制所言 。
:)然而即使是古人的出律作品,基本格律仍然是遵守的,格律诗之大忌他们是不肯犯的 。
比如说,杜甫的作品中就有一些拗句,但仍然会通过拗救来使其符合基本格律规则(某些句子拗救时“一三五”其实还是要论的) 。
另有一些古人不遵守格律处,也是因为表达时不得不如此,比如“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这里下句的白帝城就不能换,所以出律可以原谅 。
朋友所言现代诗美的不多,我想和现代人不重韵律极之相关,前文已有所述,这里就不多作评论了 。
另,对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另一方面看,如没有深厚功底,没有读过记过大量的作品,是无法妙手偶得的,这点无论是写古体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一样 。
(言论三:诗歌对于古诗来说讲求格律,其实本意乃是为了好记,而不是别的 。
在诗歌理论发展以后,猜出现后来所说的平仄之类的东西,也出现了很多的理论 。
像诗经最初写的那么短,而且有押韵,就只是为了好记,要不然能有那么多得诗歌流传下来么?对于现代诗 。
我想我们应该不必要求的那么严格,我个人认为,现代诗讲求意境 。
格式没有那么严格,押韵也不是那么严格,有的时候不押韵对于现代诗来说反而是好事 。
但是握住么说并不是觉得古代诗歌不讲求意境 。
只是相对的,现代诗对意境更加重视而已 。
现代诗的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有的时候流于通俗,或者说俗气 。
因为是用白话写的,因此不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
如果有意于现代诗的,应该注意啊 。
)有必要重申两点:一,这里只要提到格律就是针对词和格律诗(近体诗,也就是我们讲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 。
象诗经(一般为四言诗,四言诗以及杂言诗、五言、七言等均为诗体的分类)是不谈格律的,古风(古体诗、古诗,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统称不同)的押韵方法和格律诗也不同,当然也有入律古风,即按格律诗的方法写作,但押韵上仍按古风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