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九 )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 。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 。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
正是中国意境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才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 。
而在这部书里其他部分,宗白华用他细腻的笔触与心灵,带领读者与中国及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一同散步,等归来,便发觉自己的心灵亦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