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句欣赏( 二 )


评解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诗不过四十字,但读来耐人寻味 。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
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
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一剪梅李清照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
“红藕”,即红色荷花 。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
其实,...
唐代诗词赏析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赏析: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
杜甫——《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妇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
仰视进鸟飞,大小必双翔 。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
赏析:这是一首悲壮的诗章 。
婚礼刚刚完毕,新婚夫妇尚未拜见姑嫜,新郎却立即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 。
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她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惟愿“与君永相望”;可是为了百姓的安康,对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奋勇上战场 。
...
二十首五十子以内的唐宋古诗词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注音寥(liáo)惶(huáng)遭(zāo)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