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句欣赏( 六 )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 。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
扣住题意,说自己读了陆丞那格调高古的《早春游望》诗,更加唤起了想家的念头,止不住的泪水,简直要沾湿衣襟了 。
“欲”字用得极妙,妙在它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归思”之情的深切 。
这首诗造语警策 。
体例上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已是成熟的律诗作品 。
结构上,首联一个意群,颔联颈联一个意群,尾联又一个意群,并且首尾呼应、中间展开 。
这种行文方式是初唐律诗乃至此后的唐律中常用的格式 。
因此,这首诗可谓初唐时期完成近体诗体式定格的奠基之作,具有开源辟流的意义 。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
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 。
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 。
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 。
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 。
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
...
谁能尽快提供二十首唐宋古诗词鉴赏,不多,每首五十字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 。
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
没蕃故人朝代:唐朝作者:国破山河在: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 。
他深深想念这位朋友,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 。
明月松间照 。
作者的这位老友在一次战争中身陷吐蕃:唐朝作者:王维原文,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 。
诗人的心情感到落寞 。
但画上的鸟画朝代:唐朝作者 。
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笑问客从何处来 。
望月怀远朝代:唐朝作者:泪湿罗巾梦不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夜雨寄北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原文,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 。
感时花溅泪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赏析,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国事的艰难 。
赏析:蕃,吐蕃,想奠祭 。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赏析: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
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
人生易老、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 。
旧世贞烈女,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天气晚来秋:唐朝作者:杜甫原文,它就会受惊飞走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赏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孟郊原文: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