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怎么写?

大班语言《小熊过桥》
教材解析:
《小熊过桥》是一首幼儿非常喜欢的儿歌,儿歌讲述的是一只小熊刚开始害怕过桥,在小鲤鱼的热情鼓励下,最终大胆过桥的经过 。儿歌内容生动,情节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
设计意图: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 。《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教学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充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把此次活动设计为三个课时 。
第一课时
1、在欣赏和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 。
2、乐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并根据儿歌内容大胆进行表演 。
第二课时
1、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和交流的快乐 。
2、能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探索舞蹈动作 。
3、尝试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小熊过桥时害怕、喜悦时的不同感受 。
第三课时
1、尝试用连环画来表现儿歌内容 。
2、会选取关键的情节并用画面把它表现出来 。
目标确定: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目标要注意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这也是我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我在第一课时中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
2、根据图片提示幼儿会念儿歌,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乐于助人的习惯,逐步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
我把此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在第二目标 。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形式,如用立体教具直观演示儿歌内容,在幼儿结合图片的基础上倾听录音朗诵,与幼儿一起分析、表演儿歌的内容等,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活动兴趣,而且帮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体验、理解 。幼儿在“润物于无声”中得到了经验的累积和语言的发展 。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图片各一个、黑板上背景图一幅 。
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头饰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