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古诗词

锦里古诗词

关于锦里和武侯祠的对联和古诗词!转载锦里诗情古韵----北国苍狼入四川游,成都是离不开的中心 。
成都别称“锦城”,古城的锦里老街与绕城而去的锦江也许是其称之为锦城的渊源,而锦官城因蜀绣织绵出此地而得名锦里 。
岷江被都江堰分为外江、内江,内江又叫锦江是府河、南河的合称 。
这一个“锦”字给这座城增添了历史的厚度与诗一样的美感,而锦里、锦江、锦城的名称又都在唐诗里被反复吟颂 。
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句中的玉垒就是指都江堰玉垒山,李白“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等等,都在为这座古老的城市作注解 。
成都是两千余年始终没有变更名字、也没有迁移过地址的文化古城,锦里自汉代设锦官城以来是成都重要的文化地标 。
“锦上添花,里藏乾坤”,茶楼品茗,锦里弥漫着淡淡清香,流淌着悠悠诗韵 。
曾几何时,锦里古街先后汇聚了一帮天下才子 。
自称“锦里主人”的杜甫和后来的陆游都把成都作为了第二故乡,与群星璀璨的唐宋诗人共同为锦里代言 。
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锦里迎来了初唐诗人卢照邻,他看到百姓来锦里欢聚一堂大开宴席,彩灯挂满楼台亭阁、与繁星辉映,街头美女花枝招展,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一首最早赞颂锦里的诗诞生了:“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接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走来了,他是几经辗转才到了成都 。
在朋友帮助下,在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 。
一个热情的锦里邻居来作客,杜甫写下了这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南邻》:“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
”后来,唐人情歌王子李商隐慕锦里风雅之名而至,却作了首感时伤世的诗回了长安“管乐有才真不恭,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绵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
唐江山日暮时,锦里留下了唐诗人圈中最后一位名家韦庄的脚印,写下《怨王孙》“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 。
……”刻画了锦里美人的迷人仪态后,韦庄飘然而去!时光流逝,锦里韵长,转眼锦里跨进了北宋年间 。
此时成都锦里花街柳巷,小桥流水依旧,自然痴迷了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柳三变 。
成都的雅俗与市井繁华,柳永在不到百字的《一寸金》词中歌道:“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 。
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 。
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 。
……”宋人长婉约,工豪放 。
擅长词写男女爱情的秦少游,摇着蒲扇在锦里闲逛了一番后,用大气磅礴之《沁园春》挥洒胸意,歌咏川蜀:“锦里繁华,峨眉佳丽,远客初来 。
忆那处园林,旧家桃李,知他别后,几度花开……但日日登高,眼穿剑阁,时时怀古,泪洒琴台 。
尺素书沈,偷香人远,驿使何时为寄梅 。
对落日,因凝思此意,立遍苍苔 。
”贫居苦学,曾在沈园留下爱情绝唱《钗头凤》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年轻时追慕杜甫而久居蜀国,一直在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担当着形象大使 。
为锦里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句,“宦途元不羡飞腾,锦里繁华压五陵”、“镜湖烟水摇朱舫,锦里香尘走钿车”、“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
锦里代代繁荣,后来的元、明文人络绎不绝,也留下了不少赞颂的诗篇 。
直到清乾隆皇帝碍于蜀道难行,六下江南不忘富蜀 。
为宫廷画家张若澄“蜀山图”题诗:“凝是草堂开锦里,顿教秋兴满三八” 。
锦里诗情多,古韵迷人醉 。
“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号称西蜀第一街的锦里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汉正街、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
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 。
夕阳西下,锦里花灯初上,我徜徉在石街木楼间,边走边赏读那蕴意深远,笔走龙蛇的楼门楹联,锦里儒雅的气质令人赞叹 。
特别是那诱人的小吃不去品偿真是一大的遗憾,“三大炮、牛肉焦饼、糖油果子、张飞牛肉”等美食店食客盈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