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版( 三 )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 , 储备相关知识 。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 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
? ? ?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 , 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 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
? ?总之 , 鉴赏古代诗词 , 第一步 , 把握诗词内容 ,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
第二步 , 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
第三步 , 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
? ? ?答题时 ,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 , 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 , 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 , 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
? ?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 , 又叫表达技巧 , 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
?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
?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 ,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 , 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
?
关于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那道题,万能公式。
展开全部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 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 起到了(某某)作用 。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
...
高考古诗鉴赏题历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析1(1990年-2005年)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 完成(1)--(2)题 。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色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 碧色全无翠色深 。
疑是水仙梳洗处 , 一螺青黛镜中心 。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 , 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 , 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 , 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
C、雍诗中“碧”是湖色 , “翠”是山色 , 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 , 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 , 即娥皇和女英 。
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 , 死后化作湘水神 , 遨游于洞庭之上 。
- 朝花夕拾(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后
- 高考面试自我介绍2分钟格式怎么样?
-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如何写?
- 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励志口号如何写?
- 六年级期末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最新怎么写?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写法怎么样?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 法制宣传标语如何写?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何写?
-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计划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