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议论文范文有没有?

古诗词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作者:佚名时间:2009-3-10 10:35:09来源:会员转发人气:3093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会采用不同体裁表情达意,而议论文这种体裁使用频率较高,无论高考应是还是平时工作都要经常用到它 。因此,应当重视议论文的教学,着力于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把诸多亮丽的古诗词名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先作到“三会”(会背、会释、会写),然后引导他们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以求文章生辉添彩 。
一、长流水,不断线
充分利用课堂这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不同课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众多的古诗词名句介绍给学生,并作出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名句的审美价值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这些名诗佳句,犹如一串串晶莹璀璨的珍珠熠熠发光,读之琅琅上口,铿锵和谐,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每读一次就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享受 。我充分利用早自习,让学生反复吟诵,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 。只有读的多,才能背的熟,只有背的熟,才能体味佳句的妙处 。众所皆知,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通过诵读诗歌,有助于领悟、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艺术的薰染 。难怪人们常说“佳句不厌百回读” 。使学生会背诵,会解释,这是为运用打下基础,为把佳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创造条件 。
结合诗词单元教学,重点讲析诗词中的佳句,多方面诱发学生在领会原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怎样运用在写作中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作者未来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 。这种心境,是古代士大夫所常有的,而以李白来说更为突出 。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运用联系学生和当今社会实际,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样可以“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在学习修辞格的运用时,也尽量列举古诗词中的名句,例如: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来揭示比喻的巧妙,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 。委实耐人寻味,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的特征,是清江碧水,徐徐悠悠,既深且长,深不可测,长无止处,而人的愁绪绵绵,欲理难清,想断无能的一面,于是乎两个特征相贴,恰好构成了这样的比喻 。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说明艺术夸张 。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来展示对偶的作用 。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对比的好处,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