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相映祭先人清明( 二 )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
什么是茶道?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煎茶 。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
斗茶 。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 。
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
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
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
工夫茶 。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
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佛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唐代《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
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
"又 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