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怎么写?( 五 )


习惯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安全感 。相较之下 , 不习惯则是我们的好奇心 。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档节目叫奇葩说 , 其中有个“天问”——高等生物的蛋我们该不该把它砸了?黄执中先生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好奇心 , 那他虽生犹死 。
世界 , 是我们最大的常规生存环境 , 适应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可是 , 每个人最初接触世界时却是带着好奇的 。犹记得小时候我为雨而奇 , 为雷而惊 , 为火而惧 , 可大人告诉我不要去淋雨 , 否则会生病的;不要怕打雷 , 那只是天空的一声巨响;不要玩火 , 不要靠近火 , 否则会受伤 。
就像苏菲的妈妈告诉苏菲的:“不要再说这些话 。”大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个不要 , 那个不准 , 可是 , 太多习以为常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世界的渴望 。其实 , 这不要那不准的所谓真理是在敲碎我们脑子里从小拥有的那颗蛋 , 让我们少去了探索世界的动力与好奇心 。
记得之前的一个晚修 , 还没上课 , 我站在走廊看星星 。有个大人问我在干什么 , 我说在看星星 , 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很不舒服的话:“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去上课吧 , 在这里站着被领导看见不好 。”
我不是叛逆的另类人 , 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别人眼中只懂务实的精灵 , 更不希望自己一味关心芝麻琐事 , 却懒得抬头欣赏满天星辰 。我希望教育充满理想和情怀 , 而不是无限放大功利心 , 仿佛考试分数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
我曾为鲜花而喜 , 为蝴蝶而笑 , 为毛毛虫而惊 , 而大人们觉得这一切再平常不过了 ,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 。但我确信 , 大人们也曾有过丰富的童心 , 他们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好奇与惊喜 。
我不认为这样的胡思乱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了 , 你也只会想 , 要下雨吧 , 却没想过会不会是太阳消失了 。
我渴望成熟 , 但成熟不是让你变得麻木 , 变得一切都习以为常 , 变得不再需要追问和反思 。请不要当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 , 你应当努力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 , 哪怕只是为了看看魔术师帅不帅 。
“亲爱的苏菲 , 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也会成为一个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人 。”“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 , 充满求知欲的心灵 。”这话是说给苏菲的 , 也是说给我的 。我必然长大 , 变得成熟 , 但我的精神拒绝麻木 , 我的心灵渴望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