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分类有哪些(科学分类有哪些)


富家不用买良田 , 书中自有千钟粟 。

安居不用架高楼 , 书中自有黄金屋 。

娶妻莫恨无良媒 , 书中自有颜如玉 。

出门莫恨无人随 , 书中车马多如簇 。

男儿欲遂平生志 , 五经勤向窗前读 。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书不在多 , 会读才行 。中国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是浩如烟海 , 包罗万象 , 文人雅士为了留下自己皓首穷年钻研所得 , 纷纷著书 , 更有官方集结一众士子名流专门从事这项工作 。这不仅给我们留下来亘古至今的璀璨人物的精神集成 , 也提升了今人的读书的思想视野 。历史愈前进 , 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 , 书籍愈浩繁 , 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读书是一门学问 , 于是古人找书在不断摸索中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 , 还形成了一门学问——版本目录学 。
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我们总期望找到一种固定的模式 , 以简化对世界的判断和处理 。正所谓“物以类聚” , “类”也就是有相同属性的事物 , 这也是图书分类的最基本原则 。
西汉时 , 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 , 这是最早开始对文献典籍进行分类的 。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术略 。《七略》已经失传 , 但是其分类保存在了《汉书艺文志》中 , 共六大类 , 其下又分三十八种:
到了晋武帝时期 , 荀勖的《晋中经簿》则把古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 。史书成为丙部的主要部分 , 这主要还是由于当时史类文献的大量增加 。丙部还包括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 。以甲、乙、丙、丁为名 。这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四分法分类 。
东晋穆帝时 , 李充根据荀勖的《晋中经新簿》编撰了《晋元帝四部书目》 , 把史书列为乙部 , 诸子列为丙部 , 形成“经史子集” , 为后世沿用 。南北朝时期 , 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成为这一时期内两部最有成就、最具影响的目录巨著 。
唐代贞观年间 , 出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又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 , 分为四部四十种 。其分类结构如下:
唐玄宗时 , 于东西二都各聚四部之书 , 将经、史、子、集分藏于四库之中 。四大类别从此确定 , 并始以四库名之 。至此 ,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名目基本确立 。自从《隋书经籍志》之后 , 一千多年间我国的官私目录大部分都沿袭了此种分类方法 , 直至四部分类法的集大成者便是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 , 将经部分为十类 , 史部分为十五类 , 子部分为十四类 , 集部分为五类 , 共四十四类 。各类下又根据情况进行复分 , 四部四十四类 , 六十九个子目 。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主要类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