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活泼的古典诗词( 七 )


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
接着诗人不禁“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由“望”而“思”,俯仰之间尽显愁思 。
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 。
诗歌戛然而止,却留给我们读者的想象 。
同是唐代诗人,让我们来看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思乡情: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 。
这样的景色加上征人长年戍守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 。
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幽幽的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袅袅不绝,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 。
“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 。
同样,李白也写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诗句 。
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
羁旅之愁,无计可消除,“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
”(宋·李清照《菩萨蛮》)但醒来之后呢?让我们来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于是,那海畔“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尖山就如同宝剑锋芒,将自己百结愁肠寸寸斩断 。
但这又有何妨?如果自己能被这剑芒斩为“身千亿”,不就可以散落峰头,峰峰皆可望故乡吗?诗人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如刀剑、似海雾,刻骨铭心,遥无涯际 。
这种情况下,难免将一怀愁绪转嫁到客观事物上,诗歌中有“看似无理却合情”的写法,下面这首诗可做佐证: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宋·李觏《乡思》)望尽天涯,故乡不见,只好将这怨气撒向无辜的青山了,老杜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亦可做解,“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只要思乡情未了,处处都是思乡的触媒 。
再如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与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结合起来,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可谓大手笔: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这些诗歌往往是诗人因周围景物而引发思乡之情,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 。
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 。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 。
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人不言自己思乡之苦,而是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
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欢快热闹 。
可当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一个人 。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我这个远行人吧 。
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也是如此: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夜里,独宿驿馆,形影相吊,百无聊赖 。
此...
小学语文书三年级下册里的古诗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
⑶ 妆:装饰,打扮 。
⑷ 一树:满树 。
一,满,全 。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