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个人工作总结( 二 )


二、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 。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一味批评,指责 。他们就容易表现出“破罐破摔”的态度和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在活动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管住自己,抑制自己不良品德行为 。
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
为了因材施教,教师必须经常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
四、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 。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情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以及学校的规范 。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 。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指导、熟悉校纪班规 。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