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25)


2、半单元注重将社会常识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注意针对当前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现实情况来组织教学内容 。
四、课时分配:
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共计8课时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五年级10个班的品德与社会 。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
本册教材共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个主题 。
三、教学要求
1、第一单元初步让学生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
2、第二单元让生知道自然资源是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
3、第三单元是让学生知道地球上各个国家的面积,人口是不等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但是这些国家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 。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 。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 。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 。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