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诗词写作( 八 )


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 。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
《饮酒》 陶渊明(东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归复自然,悠然遐思 。
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境;体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流俗的高洁品质;“见”字化有意为无意,由我为无我,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
景中有深意,景中有哲思,人与物与景完美融合 。
《行路难》 李白(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
是的结尾在沉郁中奋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鼓沧海扬帆的勇气,是诗人积极乐观自信,顽强追求理想的品格写照 。
现在常用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报复和实现抱负的坚定信念 。
夸张,对比,感情起伏变化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济世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虚实结合,由己及人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诗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奇雪奇寒,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真挚友情 。
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创造了一个瑰丽、富有诗意、春意融融的境界,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 。
比喻,融情于景《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
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
后用来比喻奉献精神 。
移情于物,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志趣和广阔的襟怀 。
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 。
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
初中语文古诗赏析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 。
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 。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
二.教学流程:1. 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 。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①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③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④寄情自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⑤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烩炙人口的佳句 。
)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①知作者,明主题(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
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