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实践心得体会如何写?( 四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专家们的睿智和博学离不开读书 , 更离不开实践 。在这一点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甜甜语文”――魏星老师和“草根学者”――王玉敏老师 。魏星老师的“煮书”、“磨课”再到“探航” , 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书中的一句话形象地体现了“磨”字:“每次公开课都要经历一场炼狱班的煎熬 , 一次次阵痛 , 一次次蜕变 , 一次次又咬着牙挺了过来 。”说到公开课 , 即使是校内的教研活动 , 大多数的老师们都会有畏惧心理 , 避之唯恐不及 , 能不上就不上 , 实在避不过 , 终于上了 , 身心顿时轻松 , 再不愿回首 , 评课时大家都只捡好听的说 , 何谈“磨”课?少了化蛹成蝶的痛苦 , 又哪来冲破束缚的喜悦?我想 , 如果我们能有魏老师磨课的精神 , 又何愁上不好课 , 又何愁不能成功?魏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不倦的探索 , 让我获得了思想的自由 , 教育的自由;在不倦的探索中 , 我感受到精神的太阳正在升起!”
王玉敏老师由一名“幼儿园的临时工” , 到“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 , 再到“优秀园丁”、“名教师” , 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 。王老师坚信的始终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当别人都在向时间要教学质量的时候 , 他却通过潜心钻研、大胆实验 , 缩短了孩子们学习的时间 , 而学生们良好的发展情况 , 在多年以后终于证明了他的努力和付出 。的确 , 教学方法是需要反复验证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 , 有实践才有探索 , 有质疑才有创新 。再想想我 , 乃至周围的老师们 , 都是一本教案抄了又抄 , 一本教参翻了再翻 , 课始终是那样上 , 每一天都是那样过 , 固步自封 , 因循守旧 。与王老师相比 , 我们少了质疑精神 , 少了创新意识 , 少了锐意进取 , 也少了太多的激情 。“我要搞科研 , 要让我教过的孩子都学到真本事 , 这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王老师的话虽朴实 , 却耐人深思 , 对我们无异于当头棒喝!
专家们治学的严谨、求实让人钦佩 , 可是最让我感动的却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 他们无一不是把教育教学当作事业来做 。刘杰老师的“开展专题研究 , 抓住教育教学之道”让我明白:教育教学有道可循、有法可依 , 竟可以是一件轻松而又简单的事儿;班主任工作虽然琐碎无聊 , 但只要用好“智慧” , 也可以举重若轻、乐在其中 。孙宁老师能踮起脚尖看孩子 , 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 , 保护了孩子们的自信 , 也保护了属于每个孩子的未来 , 这让我们看到了孙老师对孩子们深沉的爱 。魏星老师的生活 , 是浸润在“语文”中的生活 , 他的“煮书”和“磨课”虽历经磨难 , 可是我们却看到他在语文之路上愉快地行走 , 在语文之路上创造着更多的幸福 , 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沉的爱 。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 , 因为我爱 , 因为我有爱 。”那么 , 爱工作、爱学生、爱事业 , 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为人师者所追求的幸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