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打架罚款通知如何写?( 三 )


这种倾听和发酵远远不够,严歌苓每次写作之前,都要做好实地调查 。写《第九个寡妇》时,她在河南农村住了两次,找农妇聊天,习惯河南方言;写《小姨多鹤》 之前,多次带着翻译赴日本采访调查 。每次写作,可能有一半的时间花在前期的准备之上 。有时候一个故事从构思到写完,中间可能有20年的时间 。
除了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她还有很多鞋,能够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想象各种人的心理 。在厘清历史背景、查实人物严歌苓对于书中女性主人公的生命体验有生动描写,也有一套自己的女性哲学 。之后,她还要凭借想象构建一个完整的人 。严歌苓说:“一个作家,要能站在任 何人的鞋子里,去感受、去发现 。”只有这种,才能进入人物,将其复活 。严歌苓对
自己写作的要求是极高的 。她写完之后,狠命删,删除多余的情节、抒情段落,删掉10万字也不眨眼 。
爱丈夫就不能吃得走形
不止是写作,她生活里也透着一股子狠劲 。
她15岁初恋受挫,留下了失眠的毛病 。最长的时候失眠30多天,脑子浑浑噩噩,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见到人感觉是“嗖”的一声冲在面前 。眼睛不能见光,白天也要拉上窗帘,在黑暗里一直要憋着想事情 。别人一问是不是睡不着,她就张口大哭,“心里觉得委屈,就像全天下人都抛弃了我 。”
严歌苓12岁参军做舞蹈演员,到各地演出,但她觉得自己跳不好,不愿意跳 。2 0岁时,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开始,为了逃避跳舞,她主动要求当战地采访人员,退伍后成了专职军旅作家 。30岁时想出国,一句英语不会,抱着《新概念》背单词 。出国后没钱,GRE成绩还不达标,听说芝加哥、底特律、水牛城有考试,“就豁出去了,把剩下的一点钱都买了机票, 飞来飞去,一个月之内把成绩考出来了 。”
终于上了芝加哥艺术学院,但钱不够 。她利用暑期在餐馆打工,兼做保姆 。打完一天工,晚上跑到咖啡馆喝咖啡,和人聊天,回家吃了安眠药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醒来开始做作业,老师要求写3页,她就写6页 。然后亢奋地又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活 。
刚开始在美国生活,每天都遇到新鲜事物,生活跟国内完全不一样 。她进入一个洗手间,一大排水龙头在那儿,严歌苓就站在那儿看别人怎么打开 。当时国内只有一种拧法,美国的水龙头有很多种拧法,她就怕自己半天拧不开水龙头,显得很笨拙、很傻 。
她在异国生活之中感受到的不是苦闷,每日都有新鲜事物,每次都能激发她的灵感 。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处于敏感的边缘,她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感应,面对应接不暇的变化 。此时灵感迸发,她写下了诸多短篇和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