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诗词( 二 )


又过两年,邵康节的同父异母弟弟邵睦猝死于东篱之下 。
他与弟睦手足情深,咏诗数首以表思念之情 。
邵康节在洛阳闲居近30年 。
冬夏则闭门读书,春秋两季出游 。
每出游必着道装乘小车 。
城中的士大夫听到车声,均倒屣出门相迎,儿童和仆人也高兴地尊奉他 。
久之,在洛阳城里有“行窝十二家” 。
他乐天知命,常以诗言志,以园林景色、醇酒茗茶自娱平生 。
他虽言“此身甘老在樵渔”、“身为无事人”,然而他却是在一心效法圣人,观物得理,究天人之际,要为后人留下一门大学问 。
他尝有这样的诗句:“只恐身闲心未闲”、“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
可见他是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
邵康节虽然不支持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但是也不公开反对 。
“自从新法行,常苦樽无酒”、“怀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侯门深处还知否,百万流民在露头”等诗句,反映了他对待新法的态度 。
门生故旧中的当官者,有的为反对新法要投劾而去,他劝说这些人:“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 。
投劾何益耶?”二程兄弟与邵康节同巷里居住近三十年,世间事无所不论 。
程颢尝说:“邵尧夫于物理上尽说得,亦大段泄露他天机 。
”又说:“尧夫之学,先从理上推意,言象数,言天下之理 。
”以“内圣外王之道”评论邵康节之学,以“振古之豪杰”评论邵康节其人 。
熙宁10年(公元1077年)3月,邵康节有病卧床百余日而不能起 。
至7月4日病危,5日凌晨去世,享年67 。
遗嘱命治丧之事从简一如其父,从伊川先茔 。
邵康节病中,司马光前来探视 。
邵康节对他说:“某病势不起,且试与观化一巡也 。
”司马光宽慰他:“尧夫不应至此 。
”邵康节说:“死生亦常事耳 。
”当时正值张载从关中来,他给邵康节诊脉后说:“先生脉息不亏,自当勿药 。
”又要给邵康节推命吉凶,说:“先生信命乎?载试为先生推之 。
”邵康节回答:“世俗所谓之命,某所不知,若天命则知之矣 。
”张载说:“既曰天命,则无可言者 。
”邵康节《闲行吟》一诗曰:“买卜稽疑是买疑,病深何药可能医 。
梦中说梦重重妄,床上安床叠叠非 。
列子御风徒有待,夸夫逐日岂无疲 。
劳多未有收功处,踏尽人间闲路歧 。
”可见他是一个不信世俗之命也不搞卜筮稽疑那一套智数的人 。
程颐前来探病,诙谐地说:“先生至此,他人无以致力,愿先生自主张 。
”邵康节说:“平生学道固至此矣,然亦无主张 。
”程颐还是跟他戏谑,邵康节也开玩笑地说:“正叔可谓生姜树头生,必是树头生也 。
”这时邵康节的声息已很微弱,就举起两手做手势,程颐不明白,问:“从此与先生诀矣,更有可以见告者乎?”邵康节说:“面前路径常...
一去二三里是写什么的诗歌出自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写的是一首描写山村的数字诗歌 。
《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译文:一下子到二三里远的地方,看见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美丽的花 。
注: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 。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 。
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 。
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 。
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 。
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展开全部...
一去二三里古诗是谁写的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作者:邵康节 (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