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签书凤翔府的诗词( 五 )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 , 书香门第出身 , 因从小耳闻目染 , 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 , 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 , 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 。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
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 , 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 , 然而真相难以确定 , 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 , 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 , 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 , 他己经年过而立 , 结果是屡试不中 , 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 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
苏轼出生后不久 , 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 , 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 , 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 , 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 , 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 , 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 , 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 , 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 , 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 , 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 , 读到《范傍传》时 , 他感慨很深 。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 , 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 , 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 , 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 , 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 , 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 , 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 , 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 , 苏轼一举...
苏轼一生的遭遇及当时著名的诗词苏轼出身书香门第 , 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 , 非常喜欢读书 。
他天资聪明 , 记忆力特别强 , 每看完一篇文章 , 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
展开全部经过几年苦读 , 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 , 别人看不懂的书 , 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 , 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 , 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
这样一来 , 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 , 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 。
苏轼名噪一时 , 洋洋自得 。
启蒙老师见了 , 很是担忧 。
特地送给他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 。
可苏轼看后却不以为然 , 认为启蒙老师是嫉妒自己 , 就把条幅丢在书房角落里 。
一天 , 苏轼乘着酒兴 , 挥笔写了一副对联 , 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
苏轼以当代才子自居的对联贴出后 , 有的人见了点头称赞 , 有的却连连摇头 , 启蒙老师气得饭也吃不下 , 觉也睡不安 。
不知怎的 , 这事惊动了仙界 。
一天 , 观音大士装扮成一个老太婆 , 下凡间来找苏轼了 。
这天 , 苏轼正在家里看书 , 忽听仆人通报 , 门外有人求见 。
他出来一看 , 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 便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观音指指门上的对联 , 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 , 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 , 心里很不高兴 , 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观音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 , 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 , 请先生帮我识识看 , 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 , 看也不看 , 就说:“你听着 , 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 , 从头翻到尾 , 又从尾翻到头 , 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