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
活动过程: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 。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 。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 。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
(3)、想一想 。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2、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 。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
3、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儿童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


一、操作引疑:
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 。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1:平的,叫做“面” 。
师:②再切一刀呢?
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
师:③再切一刀呢?
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
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 。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
学习小组合作研究:
出示的研究题1-----3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
研究题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
生:
面:前后、左右、上下(2+2+2或2×3)
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或4×3)
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
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
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 。
研究题2:
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填入表格中 。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