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 四 )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评析:教者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出示一张纸复习长方形特征,再由许多张同样大的纸重叠起来,使原来的长方形出现了“厚度”,使它起了质的变化,成为长方体 。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学生重新构建的知识自然得体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者通过实物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 。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印象深刻,记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
(3)长方体8个顶点 。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
(1)师: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 。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③出示透视图 。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
【评析:长方体有几个面?什么样的面?有几条棱?几个顶点?通过学生观察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自学课本并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再经过课堂讨论后,归纳总结,得到解决 。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结果 。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饶有兴趣 。】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