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说课稿( 六 )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六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
将教学难点定为: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 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在设计本课时 , 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如自由读、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 , 读中悟、悟中读 ,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 领悟文章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中 , 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 , 动脑、动手、动口 , 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 ,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三、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课题就是课文主要观点 , 且文章第二、六、七自然段中都暗含了对课题的阐述 , 道出了从问号诞生真理的过程 。于是一开始我就以题目入手 , 提问:读了课题 ,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紧接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 找出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语句划下来 。课件出示这些句子 , 提问:这三句话告诉我们真理是怎样诞生于问号之后的?让学生自由读句子归纳出从“问号”诞生“真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过程 。紧接着引导学生明白这个过程也解释了第二自然段中:把“ ‘?’拉直变成‘!’”这部分句子的含义 。顺理成章地理解了问号叹号的含义 , 体会到了用标点符号代替语言的妙处 。最后抓住第七自然段中的词语“见微知著” 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哪部分句子写出了“见微知著”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第二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并以师生合作读的方式朗读相照应的语句来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
接下来是品读感悟 , 体会写法 。
首先是让学生默读课文3—5自然段 , 思考:课文中列举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 他们是怎么解疑的 , 又找到了什么真理?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表格在文中做出批注 。再同桌交流 , 全班汇报交流 , 填写表格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事例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思、议”中领悟到作者列举的事例都是按“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写的 , 且把“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与“找到的真理”写得详细 , “不断解疑”的过程则写得简略 。这样详略有序的安排都是为重点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 , 是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最后以“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例:如果要用事例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 , 我们应该把什么详写?让学生懂得写作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详略有序的安排材料 , 从而突破了重难点 。在学生汇报交流中相机抓住重点词句:“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来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正含义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 , 坚持不懈地思考 , 深入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