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的诗词( 二 )


天地酷残,竟掩埋其如花妙龄 。
兰妹既殁,先葬朱湖小河之南,后迁黄圩倪沟崖村西 。
我为兄长,生未能抚其额而笑逗,死未能扶其棺而吐泪 。
痛哉! 闻宝侠泣诉:兰妹在日,常遥望远天,思兄情切,临终前犹三呼"哥哥",而后含恨长别 。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 。
春风有情,秋雨无情 。
吾与宝兰兄妹一场,兄竟不识妹面为何貌,妹亦不谙兄音为何声 。
昔兰妹思兄时,兄何知?兰妹呼哥时,哥未应 。
今春正月,天寒依旧,余特莅兰妹坟前凭吊 。
家乡平坟还田,兰妹孤坟已夷为田亩,空余斜阳蓑草伴妹之灵 。
吾祭妹时,妹不觉知;吾呼妹时,妹亦不应 。
岁月能老,而情不能老 。
且作斯文,一谢兰妹生前之意,二慰兰妹逝后之魂 。
呜乎!妹魂在天,浩宇苍苍;妹魂在地,烟海茫茫 。
见不可及,思不可望 。
尚余此心,念之断肠 。
欲哭无泪,人间天上 。
描写地震的诗句展开全部 尝闻蜀境风光好,群峰叠翠水清柔 。
山路崎岖循天去,川歌婉转入心头 。
物华天宝世罕有,人杰地灵独一秀 。
造化钟情赐璀璨,万户安居乐无忧 。
最恨戊子丁巳月,壬子当日灾临头 。
此前异云起天水,绵竹蟾蜍漫街走 。
恩施池水乍无影,武汉群兽躁不休 。
可怜天兆人不识,才添生死别离愁 。
时值午后未时整,山崩地裂震雷吼 。
树摇楼倾险象起,人在实地如履舟 。
阴风萧萧如鬼泣,大地瑟瑟似颤抖 。
震后大雨滂沱至,震时稀奇水倒流 。
惊恐灾民若失魂,仓皇夺命乱如粥 。
刹那屋毁人亡去,霎时乐土变幂幽 。
瓦砾遍地阻巷路,尸横当街不及收 。
断壁残垣压生灵,呼天不应神难求 。
逝者撒手人寰去,活者目睹何堪受 。
天堂地狱一线分,做人化鬼已不由 。
灾讯传出惊九州,八方送爱伸援手 。
总理躬亲临现场,花甲热泪为民流 。
心急如火人不眠,脚踏废墟挥方遒 。
救援战士如神兵,从天而降显伸手 。
巨石掀起同胞出,炎黄血脉本通流 。
各地献血排长队,义捐壮举处处有 。
众志成城爱无摧,不期上苍来庇佑 。
华夏团结一条心,敢蔑苦难与天斗 。
心手相连谁能敌,阳光总在风雨后 。
中华儿女当自强,巨龙雄起傲全球 。
...
关于“发牢骚”的诗句有哪些?1、我以破浪笑此时,对酒当杯满忧伤 。
看笑今夕为何物?我以乘风临于界,不知归巢未时初 。
2、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
3、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归故园作》 唐代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1、译文: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

【未时的诗词】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
2、鉴赏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 。
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 。
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 。
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 。
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 。
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 。
“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 。
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 。
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 。
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
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 。
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