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诗词译文( 四 )


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闹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
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 。
李清照宋词一剪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 。
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一剪梅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展开全部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原文: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
...
初一古诗词《一剪梅》的作者朝代 《一剪梅》的作者:李清照 。
朝代:宋代,《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鉴赏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
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 。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
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
诗的结尾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 。
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