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二 )


都说爱情是不分国界的,的确如此 。无论何时何地,剧情永远透着相似,对白永远似曾相识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杭州,前便已有古人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作为江南人,已经个个耳熟能详 。他们为了忠实于自己的爱情,双双殉情 。最终,化蝶相伴,比翼双飞 。
关于爱情,对于十三岁的我,似乎离得还很远 。但是,我敬佩他们 。在别人眼里,他们似乎很傻——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但真实如此吗?不!虽然,他们失去了“呼吸的芳蜜”,但却永葆着“红润的美艳” 。永恒的青春以不可摧残的力量战胜了“灰白的死亡”,面对死神,相依相恋,永不分离 。他们是胜利者!他们是爱情誓言勇敢的捍卫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今朝,又是七夕!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古老的故事,正随着时间地推移慢慢地消逝;星空下,未知又有多少个美丽的传说正在发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啊,罗密欧,罗密欧!”朱丽叶说:“你在哪儿啊,罗密欧?为了我的缘故,别认你的父亲,丢掉你的姓吧!要是你不肯的话,只要你发誓永远爱我,我就不再姓凯普莱特了 。”
当我想起朱丽叶说的话,我突然有一种深深的感觉 。《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讲述了在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不和睦的情况下,朱丽叶与罗密欧毅然相爱,他们不顾一切地相爱,过程异常曲折 。最让人痛心的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来结束上一代人之间的纠纷 。这是一个悲剧,然而,这一悲剧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
那是一个反封建斗争的时代,其中,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比较集中和激烈 。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作品所揭示的当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黑暗 。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有力地谴责了封建社会扼杀爱情自由的行为,谴责了几代人之间无原则的世仇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一代真挚、热情、不屈的爱,值得称赞 。
是啊!中世纪僧侣统治下的禁欲主义是多么可恶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邪恶的力量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故事,是不是还有这样一对对令人心碎的恋人呢?他们是顺从还是反抗?但是,有多少家庭在等待血的教训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一面普通而又非凡的镜子 。他们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丑恶,也反映了他们争取爱情自由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都应该赞颂后者的这种高尚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