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的四字诗词( 二 )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
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
2.曛:昏暗 。
3.君:指的是董大 。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
3、汉乐府箜篌谣·结交在相知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
【鉴赏】此诗《太平御览》引作“古歌辞”,属《杂歌谣辞》 。
箜篌,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此以为题,与歌辞内容无关 。
此歌似为拼合之作,前四句讲交友识人之道,后六句讲处世保身之诀 。
合而言之,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与汉乐府中一些警世喻理之作属同一类型 。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
”这二句是说知心朋友比骨肉之亲还要亲 。
第一句说交朋友要交到心上,彼此心相知,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可亲可信的朋友 。
第二句是说何必骨肉之亲才算亲 。
这是用骨肉之亲来与知心朋友之亲相比衬 。
骨肉之亲,如不知心,亦可变成路人或仇人;相反知心朋友之亲,却可作到真正的亲 。

【交朋友的四字诗词】

古往今来,这两方面的事例多矣 。
这两句就是这一情况的总结和概括 。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
”这二句是说如何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
甘言,即甜美之言 。
苏秦,战国时人,善说辞,游说各国君主,皆投其所好,各有一套说辞,历史上被视为耍嘴片子的能手 。
交朋友,不能只听对方甜美的言辞 。
古云:“华言虚也,至言实也,甘言疾也,苦言药也 。
”可见华丽之言,甘美之言,往往是虚假的,因而是“无忠实”的,对人有害的 。
无忠实,即心不诚,情不真 。
世薄,是说世情淡薄,即风气不好 。
多苏秦,即花言巧语的人太多 。
正因为世风如此,故交友特须留意,这两句是交友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 。
以上是此诗的第一层内容,即陈说交友识人之道 。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
”这两句以草为喻,草遭风吹,有的随风暂时倒下,可是风过后仍可挺起来,照样生长;有的则随风吹上天,成了暴发户,但风一停便会掉下来,成为无可依靠的弃物 。
两句意思是与其追求一时的富贵,飘浮虚华,不如安于贫贱,不离本根 。
二句互文见义,上句“从风”直贯下句,下句“富贵”以反义(贫贱)反绾上句,“草”则关合两句 。
靡,披靡,倒下 。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
”摧杌(wù误),摧折倒下 。
这两句以树为喻,君不见山头之树,所处势位高则高矣,似可傲视它树,可是一旦摧折倒下,照样被砍伐当作柴烧 。
两句意思是别看有权有势者居高自傲,不可一世,一旦垮台了,也不过同薪柴一样不值几文 。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
”这两句以井泥为喻,意思是:井中之泥岂能甘心永远沉于井底,不思出井一见天日?可是一旦到了井上,日晒泥干,风一吹便成了埃尘四处飞扬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