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的四字诗词( 三 )


两句意思是如果不甘心沉于下层,一心想出头露面,结果也只能是如浮尘之一场空 。
综合这三个比喻...
形容一般朋友的四字成语 展开全部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李叔同:《送别》)A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简析】孟浩然是一位飘逸的隐士 。
从开头两句,就道出了诗人对他的敬仰,结句更赞美他象一座高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典型 。
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 。
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
C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注】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
【简析】诗人正自家乡四川东下,仗剑远游,意气风发,这首诗写得气势奔放和开阔,表现出一种愉快和乐观的心境 。
D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注】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 。
”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
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 。
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
E 赋得暮雨送李曹 作者: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注】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
【简析】这首诗的特点是在暮雨中送行,将别泪和雨丝联系起来,别具一格 。
F 留别王维 作者: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简析】 在京求仕不成,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
G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 。
少府县尉的别称 。
“蜀州”一作“蜀川” 。
城阙指京城长安 。
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
比邻:近邻 。
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
”这里化用其意 。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
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 。
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