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诗词意义( 三 )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
诗词中常用倚东风,东风分付等等,东风二字何义 。
展开全部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 。
识得:认识到 。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
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
总是:都是 。
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
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
...
等闲时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展开全部“东风面”借指春天 。
“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
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
原诗:《春日》作者: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作者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
...
春天的诗句及意思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 。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 。
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 。
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 。
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 。
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 。
犬知何处吠? 人在半山行 。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 。
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 。
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 。
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