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答题模板

高中古诗词答题模板

求详尽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展开全部 一、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
【设问方式】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
【背景知识】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
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
【答题模式】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 。
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
【真题印证】例1(20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次石湖①书扇韵姜夔[宋]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恬静的江南水乡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解析:这道题属形象画面分析类题型 。
第一问,形象画面定位为“江南水乡画面”,特征是“清幽恬静”,简单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
第二问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
例2 (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晚泊岳阳欧阳修[宋]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
问题: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
解析:这道题要求直接就“月”这一意象进行赏析,属意象意境解说类 。
答案对涉及“月”这一意象的三个诗句,先描摹解说,后说明作用效果 。
二、情感主旨类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
【设问方式】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
【背景知识】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
【答题模式】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情感特征或诗歌主题【真题印证】例1 (20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军城早秋严武[唐]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问题: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