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答题模板( 四 )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答题示例: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
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
语文诗歌阅读的答题模板诗歌鉴赏常见题的答题思路及技巧(结合实例说明): 一、分析意境型 设题方式:1.这首诗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答题思路和技巧: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表达的感情 。
例:(辽宁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
问: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
答:“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步骤一)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
(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 设题方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
答题思路和技巧:这首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某某)思想、感情 。
例:(浙江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
答:拟人表现手法 。
(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二)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
(步骤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
(步骤三) 三、分析语言型 设题方式:1.诗中某某字(或某句话)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
答题思路和技巧:总体效果+结合字句谈形式和内容上的具体作用+思想感情 。
例:(天津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
问: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
答:“望”字是全诗的统领,四句诗只写一个“望”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 。
(步骤一)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 。
(步骤二) 四、比较优劣型 设题方式:1.诗中某某句,有的版本写作某某 。
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2.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答题思路和技巧:某句写的什么,好在何处+放在全诗中理解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作用 。
例:(福建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