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相关的诗词

古筝相关的诗词

有关古筝的诗词展开全部 1、《鸣筝曲》 元末 杨维桢 断虹落屏山 , 斜雁着行安 。
钉铃双琢木 , 错落千珠拌 。
愁龙啼玉海 , 夜燕语雕阑 。
只应桓叔夏 , 重起为君弹 。
2、《咏筝》 梁 沈约 秦筝吐绝调 , 玉柱扬清曲 。
弦依高张断 , 声随妙指续 。
徒闻音绕梁 , 宁知颜如玉 。
3、《听筝》 唐 李端 鸣筝金粟柱 , 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 , 时时误拂弦 。
4、《听崔七妓人筝》 唐 白居易 花脸云裘坐玉楼 , 十三弦里一时愁 。
凭君向道休弹去 , 自尽江州司马头 。
5、《筝》 唐 李峤 蒙恬芳轨没 , 游楚妙弹开 ,  新曲帐中发 , 清音指下来 。
钿装模六律 , 柱列配三才 ,  莫听西秦奏 , 筝筝有剩哀 。
6、《锦瑟》 唐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行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
7、《 虞美人》 宋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  声声写尽湘波绿 。
纤指十三弦 ,  细将幽恨传 。
当筵秋水慢 ,  玉柱斜飞雁 。
弹到断肠时 ,  山眉黛低 。
8、 《夜筝》 唐 白居易 曲阑干外天如水 ,  昨夜还曾倚 ,  初将明月比佳期 。
长向月圆时候 ,  望人归 。
罗衣著破前香在 ,  旧意谁教改 。
一春离恨懒调弦 ,  犹有两行闲泪 ,  宝筝前 。
9、 《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唐 卢纶 紫袖红弦明月中 ,  自弹自感暗低容 。
弦凝指咽声停处 ,  别有深情一万重 。
出帘仍有钿筝随 ,  见罢翻令恨识迟 。
10、《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唐 李商隐弦危中妇瑟 ,  甲冷想夫筝 。
11、《古风》 唐 李白 齐瑟弹东吟 ,  秦弦弄西音 。
12、 《听筝》 唐 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 ,  那复发秦筝 。
13、《退宫妓》 唐 廖融 宝筝钿剥阴尘覆 ,  锦帐看消画烛幽 。
14、《邯郸南亭观妓》 唐 李白清筝何缭绕 ,  度曲绿云垂 。
15、《无题四首》 唐 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 ,  樱花永巷垂杨崖 。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wenda.so.com/q/1374263925068143?src=http://www.2312333.com/list14/140...
有关古筝诗句听夜筝有感---白居易江州去日听筝夜 , 白发新生不愿闻 。
如今格是头成雪 , 弹到天明亦任君 。
高楼夜弹筝---常建高楼百馀尺 , 直上江水平 。
明月照人苦 , 开帘弹玉筝 。
山高猿狖急 , 天静鸿雁鸣 。
曲度犹未终 , 东峰霞半生 。
听筝---李端鸣筝金粟柱 , 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 , 时时误拂弦 。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 , 无限秦人悲怨声 。
似逐春风知柳态 , 如随啼鸟识花情 。
谁家独夜愁灯影 , 何处空楼思月明 。
更入几重离别恨 , 江南岐路洛阳城 。
筝---李峤蒙恬芳轨设 , 游楚妙弹开 。
新曲帐中发 , 清音指下来 。
钿装模六律 , 柱列配三才 。
莫听西秦奏 , 筝筝有剩哀 。
有关古筝的文章,诗句 。
民族器乐曲 , 是浩瀚如烟海 , 灿烂若繁星 , 琳琅满目 , 美不胜收的 。
古曲《古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 , 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
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 , 花木之幽芳荣华 。
水光云影奇诡变幻 。
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 , 以传其神 , 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 , 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 , 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
本文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 对其欣赏方法作如下: (一) 乐曲源流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 , 原名叫《夕阳筲鼓》 , 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 。
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 中 , 更名为《浔阳琵琶》 , 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 , 由李芳国分段标以夕阳筲鼓、花蕊布迥风 , 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筲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