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相关的诗词( 二 )


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
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 , 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 。
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 , 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 。
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 , 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
(二) 意诗意趣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 , 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
全曲由引子 , 主题乐段 , 主题的八次变奏及尾声构成 , 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变奏曲 。
这种曲式由一个音乐主题乐段作基础 , 其它各乐段运用各种变奏的手法加以变化 , 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 推进了音乐发展 。
这种手法善于细腻 , 深刻地从不同的意境和角度 , 去揭示乐曲主题内容 , 塑造音乐形象 。
乐曲通过优美质朴的抒情旋律 , 流畅而富于变化的节奏 , 丰富多彩的各种演奏技法 , 有如一幅动人的长卷山水画 , 贴切地表现了乐曲的诗情画意 。
下面就曲中的几段音乐做简要的介绍: 引子部分 , 乐曲第一段江楼钟鼓 , 是引子及主题显示部分 , 由清脆嘹亮的古筝滚指连重奏法起奏开始 , 形象的模拟鼓声由慢渐快 。
接着引出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 , 抒情、优美、婉转如歌 。
句尾的大鼓滚奏音形 , 描绘出夕阳西下 , 泛舟江上 , 游船筲鼓齐鸣的动人情景 。
紧接着音乐进入主题做“接头合尾”式的变奏 , 即变奏部分集中在每个乐段的前半部 , 而后半部则基本相同 , 也就是前变后同 , 故有变化对比 , 又有重复统一 , 不断推进音乐几前发展 。
(三) 筝曲移植 古筝独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移植 , 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 , 先从曲调入手 , 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 。
在继承发扬古筝传统技法的基础上 , 着意在音质、音色、力度 , 速度的对比变化等方面下功夫 , 同时又较好地刻划调度了古筝的托、擘、抹、挑、连重托、大小勾搭、套指、滚、拂、拨、摇、撮、及压、按、滑、吟、点、空、走、弱、音、制音、“流水”等不可取代的艺术特色 , 使诸种手法之间 , 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 , 承接自如 , 为演奏者提供发挥艺术才华的可塑性 , 使乐曲增加了色彩 , 丰富了表现力 。
在曲调的进行中 , 各种技巧的施展 , 往往在节奏上形成对比 , 大有“你简我繁” , 我简你繁”和向更高一层 , 深一层的“由简入繁 , 简中尽是精华点”的艺术情趣发展 , 听起来慢得情联而不绝 , 紧得意蓄而断 。
做到取意干净利落 , 绝无客声 , 对比流畅而多变 , 节奏急而不乱 , 缓而不断 , 音质响如金石 , 轻而不浮 , 力求圆、润、甜、脆的美声 , 弦必匹配、指必抓尖 , 因曲求音 , 优选弹点 。
运用刚柔虚实 , 脆中之力 , 明确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的要求 , 着意高洁雄美 。
在练习过程中百练知其妙趣 , 千练习得其趣妙 , 万练则忘其为古筝之声 。
古曲《春江花月夜》气韵优雅 , 刻画入微 , 既有继承 , 又有出新 , 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 , 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 , 音乐丰满 , 起伏有致 , 富于形象 , 耐人寻味 。
不愧为万世流芳之本 。
关于古筝的古诗词展开全部断虹落屏山 , 斜雁着行安 。
钉铃双琢木 , 错落千珠拌 。
愁龙啼玉海 , 夜燕语雕阑 。
只应桓叔夏 , 重起为君弹 。
---杨维桢《鸣筝曲》秦筝吐绝调 , 玉柱扬清曲 。
弦依高张断 , 声随妙指续 。
徒闻音绕梁 , 宁知颜如玉 。
——梁/沈约:《咏筝》鸣筝金粟柱 , 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 , 时时误拂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