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诗词 3g.163.com( 六 )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
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
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
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
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
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
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 。
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 。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 。
“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 。
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 。
“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 。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 。
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
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 。
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 。
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
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
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 。
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
”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 。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 。
神于诗者,妙合无限 。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
”杜甫的写景抒...
写诸葛亮的古诗词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 。
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 。
”“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 。
“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 。
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 。
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