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说课稿( 二 )


师:是什么呢?
师:毛线!真聪明,恭喜你们猜对啦!
师: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条普通的线,它的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了解?
【设计意图:课伊始,通过猜谜语,毛线的原型引入既有趣又自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探究欲 。】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线段 。
(1)曲直对比 。
老师这里也有一条毛线,你们看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弯弯的)
(2)变曲为“直”,揭示课题 。
老师想把这条弯弯的毛线变直,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
你们的学具袋里也有一根弯的毛线,动手试试,想办法把它变直,然后同桌互相看看 。
学生操作 。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线变直的?上台演示 。
小结: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可以看作线段 。(揭示课题:认识线段)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中,感受线段的特征 。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与概括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线段的特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到了新知识,这种体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是无比深刻的 。】
(3)认识线段 。
师:现在老师把这条线段请到黑板上来,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线段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直的)用吸铁石固定的这两端,在数学上叫做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完整地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老师变换位置,这样是线段吗?这样呢?
小结:不管是竖着还是斜着,只要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直的,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线段 。
【设计意图: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由此体会“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并得出线段的完整特征 。】
2.建立线段模型,进一步认识线段 。
(1)现在老师想把这个线段画下来,你觉得应该用到什么工具呢?(尺子)师示范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认识线段》说课稿 来表示 。
(2)闭眼想象线段的样子 。
(3)现在你认识线段了吗?老师这里有道题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线段 。
出示想想做做1.交流讨论 。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线段的样子,引导学生再次内化,进一步强化线段的特征 。】
3.找一找,强化线段特征 。
(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比如数学书的这条边就可以看成线段 。(边说边摸)它的端点在哪里?师带学生指出 。
(2)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呢?同桌合作找线段 。
要求: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