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说课稿( 六 )


接着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折出比这条线段长或短的线段,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孕伏和渗透 。
四、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
课的最后,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引导拓展:你们还想知道线段的哪些知识呢?增强他们的探索意识 。

《认识线段》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 。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
2、在观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 。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 。
2、活动体验法 。新课标提倡“做数学” 。学生只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通过“看、比、画、折、说”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思考,引导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 。
1、观察操作法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
2、合作交流法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思维互补,获得成功体验 。
四、说教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