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五 )


一种是情怀 。
——《舌尖上的中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 , 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 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 , 也便造就
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 , 与其说是在介
绍中国美食 , 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 , 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 。
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 , 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 , 更是那令所有
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底蕴 。第一部七集看下来 , 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
道菜品 , 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其
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 , 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
的生活方式 , 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 。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 , 也不是一部
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 , 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 。
看《舌尖上的中国》 , 看到的不只是菜品 , 而是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 , 他们
吃咸吃甜 , 他们吃菌子还是吃春笋 , 他们喜爆炒还是慢炖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人成一方魂 , 就像每集的标题名 , 不论只是菜品还是文化 , 我们承袭自然的
馈赠 , 讲自己的故事 , 在转换中收集灵感 , 品时间发酵出酸甜??
有很多人 , 并没有看完完整的七集 , 他们看的有的是四川 , 有的时广东 , 有
的是湖南??他们看的是故乡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分地域介绍的 , 他的每
一集从来不是去讲某个菜系 , 某个地区 , 而我们的眼睛总是能够自主特别识别出
最熟悉的味道 , 识别出最相似的故事 。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 , 一脸幸
福的说 , 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焖面好吃;五岁的宁宁跟着外婆一起做年糕 , 
艾草被一遍遍揉搓去汁 , 老人 , 儿童是最温馨却落寞的风景;经历四代人的百年
老店郑祥兴虾铺里 , 76岁的郭绍芬看着老伴的遗照 ,  回忆过去50年里和老伴
一起坐虾酱的日子 , 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而在我的
眼里 , 看见的是那些埋深在淤泥里的挖藕人 , 是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 , 是年幼时
老房子里三代人嘴边呼出的白雾和藕质层层绵密 , 是我的故乡 , 湖北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