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总( 二 )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 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王昌龄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
【解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
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 。
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 。
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 。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 。
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与物融,情与景合 。
这首诗就达到了情景相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蓝天,月亮是那样皎洁无暇,明净幽美,不正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情吗?诗人之“愁”是怀人之愁 。
而用一“直”字,更写出了诗人那种要急切前往抚慰友人的深婉情致 。
结句颇为奇特,不仅想象超人,而且写得极为开阔,余意不尽,无形中使人陶醉在诗意盎然的境界里 。
《龙标野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
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 。
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 。
“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 。
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许,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
充分表达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怀 。
一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
左迁:贬谪,降职 。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
(3)杨花:柳絮 。
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
(4)子规:即杜鹃鸟 。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
(7)随风:一作“随君” 。
(8)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