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诵大赛图片

古诗词朗诵大赛图片

2014古诗文朗诵大赛满庭芳 苏轼蜗角虚名 , 蝇头微利 , 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 , 谁弱又谁强 。
且趁闲身未老 , 须放我、些子疏狂 。
百年里 , 浑教是醉 , 三万六千场 。
思量 , 能几许?忧愁风雨 , 一半相妨 。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
幸有清风皓月 , 苔茵展 , 云幕高张 。
江南好 , 千钟美酒 , 一曲满庭芳 。
用古琴曲《酒狂》 。
这是我最喜欢的苏轼的词 。
我觉得已经说得很完整了 , 诵得好就会很好 。
朋友还要问什么吗?
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诵读 , 是语感形成的基础 , 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 , 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 “书读百遍 , 其意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说明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 , 诵读是有声的艺术 , 它不是静寂的字符 。
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 , 在读中领悟其乐趣 , 实践证明 , 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 , 体味到其韵外之致 , 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 在读中还古诗以生命、活力 。
关键词:传统 语感 积累 兴趣 方法 创新 以人为本 一、经典是一种文化 ,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 , 仅从《诗经》算起就有三千多年了 , 这期间涌现出群星灿烂的诗人 , 创造出浩如烟海的诗篇 。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人们可以从这些优秀诗篇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 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 , 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 , 吟诵古诗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 为审美打下基础 。
尤其是古诗文的语言 , 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 , 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 , 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 , 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 。
学习这种语言 , 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
中国的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 , 积淀了中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 , 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 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 , 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 , 形成健全人格 。
二、背诵是儿童的天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并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60篇(段) , 此外还推荐了70首古诗文背诵篇目 。
《课标》中特别还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
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量 , 列出古诗文推荐篇目八十首 , 而记忆便是一种积累 。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 ,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 , 1至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 , 3至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 , 6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 , 至13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 , 以后最高只能保持此高点 , 往往20岁以后 , 心境若一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 。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 , 记忆的东西可能终生不忘 。
把握这一关键期 , 少记点广告词 , 多背点经典 , 不求甚解 , 但求熟背 , 是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
以最便捷的方式 , 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 , 滋养心灵 , 以增强人文底蕴 , 提高综合素质 。
三、激发兴趣 , 探究方法 1、古诗文与日常工作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
冰冻三尺 , 非一日之寒 。
背诵古诗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 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 , 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 努力为他们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空间 , 完善各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