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末诗词( 六 )


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
清乾隆28年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 。
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 。
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长做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 。
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 。
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
时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到清末;地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和“义法”理论,适应了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故得以常盛不衰 。
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
此文是作者同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游览泰山之后所写的一篇游记 。
作者重点描述日观峰日出的奇特景象 。
通过对山,水,雪,雾,日光,城廓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幽美的山水画,创设了一个奇妙的艺术境界 。
作者把对祖国山河赞美之情又扩展为对历史的回顾,写日观峰附近的祠庙行宫,岱祠,碧霞元君祠,寥寥几笔,给读者以高山,景奇,胜迹多的印象 。
此文脉络清晰,繁简适度,比喻巧妙,用词确切 。
具有桐城派散文“雅洁”的特点 。
[编辑本段]重要词解 其阴,济水东流 。
阴(山的北面河的南面)阳(山的南面河的北面) 当其南北分者 当(在,正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于,在) 自京师乘风雪 乘(趁着,引申为冒着) 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是月丁末 丁末(丁末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道皆砌石为磴 为(作为)磴(石级) 其级七千有余 余(整数后表不定余数) 郦道元所谓环水者 环水(泰安的护城河 。
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 。
”) 余始循以入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崖限当道者 当(占着,挡着) 磴几不可入 几(几乎的几) 及既上...
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诗词,故事,传说,楹联,图片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
昆明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描写东北的诗句描写东北的诗句有: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朓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
——《梁甫吟》陆机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