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 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没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 。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上的学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得心应手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7个新词 。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 , 体会思想感情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
4、抄写第12自然段 ,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 有一定的速度 。
5、了解白杨的特点 , 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 ,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白杨的特点 。
2、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 ,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
【教学思路】
通过对《白杨》一课的了解 , 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让孩子们亲自去感受一下 , 真正的去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进一步地体会建设者们高尚的情操 , 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进而提高自身素养 。
【教学过程】
一、引导性导入
通过对白杨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及自身的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对白杨的实质问题的了解) , 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
出示课件:
1、大戈壁的精彩图片 。
(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 , 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 , 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
2、师生通过画面进行情景对话:
师:“伴随着作者我们一同坐上火车飞快的驶向边疆 。随着响亮的火车声 , 我们走进了你──‘白杨’(师生) 。窗外不断的闪过你的身影 , 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师生) 。
二、听朗读并分小组来讨论问题(出示课件)
1、通过谁的话点出了白杨树的特点?
2、白杨树自身的特点(结合适应戈壁生活) , 那么某某话中的深刻含义又是什么呢?
(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 , 赞美白杨 ,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 , 就是像白杨那样 , 服从祖国的需要 ,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 作无私的奉献 。)
3、为什么爸爸看到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嘴角会浮出一丝微笑?
(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 , 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