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 四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
2、抓住重点语句 , 联系上下文 , 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
难点:体会写法 , 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
教法和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在注重实践过程中探究新知 , 培养创新能力 , 在小组讨论中与他人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明确目的
1、师:有这样一种树:它没有桃李的芬芳艳丽  , 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 , 但它高大挺直 , 在风沙中傲然挺立 。是的 , 这就是白杨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白杨》 。(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 , 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 , 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 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的事 。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心愿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和品格特征
1.这位边疆建设者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特点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 快速读读课文 , 找到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句子 , 把它画下来 。
2.生自由读书 , 勾画后指名说 。
3.请生逐句品读 , 想想每句话各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4.逐句感悟 。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从来”是什么意思 , 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大挺直)
(2)“哪儿需要它 ,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 长出粗壮的枝干 。”
①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出?(板书:适应性强 。哪儿……哪儿…… 很快)
②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怎样?文中哪句话写的?(齐读第一段 , 理解“浑黄一体” 。)请学生看书上大戈壁的插图 , 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 , 没有山 , 没有水 , 也没有人烟 , 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 。大风一起飞沙走石 , 遮天蔽日 , 一片浑黄 , 分不清哪里是天 , 哪里是地 。戈壁是多么荒凉呀!可见白杨适应性强 。
③哪些地方需要白杨树?同桌说一说 。(小结:沙漠需要白杨 , 白杨就在沙漠扎根;边疆需要白杨 , 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 , 不讲条件 , 不畏艰苦 。)(师边讲边板画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