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京版《螳螂捕蝉》教后反思怎么写?

《螳螂捕蝉》的故事由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中的《吴王欲伐荆》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 。等到开始深入研读文本,才发现麻烦大了:这篇课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寓言故事!
课文中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是个寓言,但整篇文章其实是个故事,其结构类似于“文包诗”,螳螂捕蝉只是“故事里的故事” 。可是教参里面很明确地说它就是一篇寓言,查了相关资料,也都说是寓言 。到底是故事还是寓言?这个问题令我非常纠结 。因为不同的文体,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不同的 。后来我想,编者把这样一篇故事放在六年级下学期,应该是有意图的 。小学阶段学过的很多寓言故事,学生对于寓言的特征已经比较了解了,这个故事安排在这里,更多关注的可能是寓言的运用 。当然,这篇课文中少年的高明不仅仅在于寓言的使用,但我的着眼点最后还是落在了寓言上,确定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学寓言,用寓言 。
基于这个想法,第一次试教时我把寓言故事拎出来单独讲 。按照寓言的一般教学思路,读故事,明道理 。然后讨论少年为什么要用这个寓言来劝吴王 。结果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原本精彩的故事变成了枯燥的分析,试教的效果也非常糟糕 。后来,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寓言放在故事中,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少年为什么选用这个故事来劝吴王?力求在把寓言的文体特点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故事的教学中去;二是少年为了用好这个故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个问题着眼让学生体悟于少年劝说的巧妙,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少年的一举一动和讲寓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
比如选择清晨,手拿弹弓,都是为了给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为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做好铺垫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自读、讨论、交流的方式 。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读自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设计了“少年,你的心思我来猜”的课堂情境对话 。最后再让学生为吴王设计讲话稿,让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

小学语文北京版《螳螂捕蝉》教后反思怎么写?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了死命令,不准别人来劝阻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教学第二课时时,我面对大臣们和少年的劝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导入,从对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 。本课时的教学,我主要从故事和人物两方面展开教学:
一、螳螂捕蝉的故事,含沙射影,发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