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京版《螳螂捕蝉》教后反思怎么写?(12)


根据前面教过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学生说到少年劝吴王,我教给他们一个字——“谏”,学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谏”是旧时指规劝君主 。如果要在“谏”前加一个字的话,少年是——巧谏,而大臣们是——苦谏(直谏) 。
本课的重点环节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 。邵菲说得好,吴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国,称霸天下 。有学生说,吴王明智 。我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明白吴王刚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语词典理解这样一个词 。就这时的吴王,谁的意见都听不进,他明智吗?请读一读这儿吴王的话,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较下来,叶剑龙读得最投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感情地朗读”吧 。学生明白了,他这不是明智,而是头脑发昏,一时冲动 。我说,是什么让他头脑发昏呢?生答:攻打楚国能够取胜让他失去了理智 。我说,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这个词语的意思 。后来呢,学生说,吴王能知错就改 。有人举一反三了,说:吴王这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
那么少年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默读之后,学生展开了交流:机智过人、勇敢、一心为国 。张传梅说,少年有坚持精神,我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大家圈出“一连”和“终于”这两个词 。有孩子质疑了: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叶磊说,如果是真的话,说明少年关于观察 。卢弘说,如果是假的话,说明少年想象力丰富,会编故事 。
对于解读文本,我同意课前教师进行必要的研读,但我又认为,这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课堂上,我支持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 。一位网友说得好,我们想不到的,学生未必想不到 。说得多精彩呀!今天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就证明了这种说法!

小学语文北京版《螳螂捕蝉》教后反思怎么写?


对于《螳螂捕蝉》这样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课文这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课文本身在给学生阅读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带来困惑:如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 。在这节课上,我在结构方面采用了“故事前置”的处理,这是我的一次教学尝试,这次尝试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自己回顾这节课,感受颇深 。
一、重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虽说在文中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并非课文之全部要义,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却又事实地因为该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将寓言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我认为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 。在课堂伊始,学生兴致正浓之时,直接学习“螳螂捕蝉”之故事内容,学生兴趣较高,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