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笔 古诗词( 四 )


——鲁迅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长春出版社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 所有古诗展开全部 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 。
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
此诗的语言平淡朴素,但又不失韵味 。
以毫不夸张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出沁人心脾的境界,显得自然而又耐人寻味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把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
以景为诗源,以情为诗缘,以理为诗尾 。
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
只要你“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 。
你,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 。
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构成一幅美好的风景 。
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不是语言所能表达 。
物我相融,意味无穷 。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 。
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 。
欲 人都有欲 。
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 。
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 。
无欲望便无希望 。
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 。
立欲必正,验欲必果 。
人生如何,重在立欲 。
欲系福祸,各自把握 。
唯非分之欲是过 。
欲壑难填,莫坠其渊!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
“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
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 。
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
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 。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 “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 。
尾联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 。
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
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