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四 )


(五)布置作业,积累运用
1、继续补充修改回信,誊抄到周记本上,后期进行反馈 。
2、摘抄本课你觉得值得积累的句子或词语 。
六、板书设计,勾勒全文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付出 获得奉献 索取给予 接受
?? ??
七、反思教学,不断改进
(一)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
例如:阅读第三段时,我让学生画出儿子种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当学生找到“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这几个词时,都谈出了孝顺、勤劳的感受 。但是我应该再深挖一下,比如“为什么是儿子种花,而不是父亲种花”,从而引出父亲已经生病了,儿子想为父亲美化环境,让父亲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能拥有美好的心情,这是儿子为父亲种花的原因 。
又如学习第五段时,当学生找到高尔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时,应该追问学生“他为什么高兴”?让学生答道父亲感受到了儿子种花的孝顺,勾起了父亲对他们之前相处的美好生活的回忆之情 。同时也有一丝遗憾,因为自己生病,所以不能亲自种花,只能欣赏自己的儿子种的花,其实更宁愿是自己为儿子种花 。从而体会到父亲虽然“拿”,却不是很开心的原因,而如果换成“给”的一方,他会更加愉快,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 。
二、解读信的环节也不够扎实
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欣赏的句子及其读后的体会时,应该站得比学生更高 。当学生找到“美好的东西”这一个词时,我是问了学生这指的是哪些东西,但是学生回答并没到位,也不准确 。我没有停下来指导并给出明确的定义 。而且当学生找到“给,永远比拿愉快“时,我在学生谈感受的基础上问他们“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给过别人什么东西?”这样虽然学生也能回答出来,但是却没有抓住“美好的东西”,如果把提问改为“你给别人留下了哪些‘美好的东西’”,学生就能更好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 。
三、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太快
教学时由于环节比较多,我担心时间不够,所以脑海中总是出现各个环节的详细情况,太注重走环节,这不太好,没有以生为本,整节课有走过场的感觉 。
例如:我预设是在出示汪国真的名言“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后,让学生把这种幸福留在心间,一起试着背一背这两段吧!但是教学时,我忘记了背诵的环节,名言出示后就直接说到了儿子为父亲种花比父亲收花更快乐的原因,然后切换幻灯片时我不知怎么办,就又回过头来让学生背诵 。因为这一环节出错,所以一时手忙脚乱,造成背诵环节只走了一个过场,只请一位背诵之后就过渡到下一环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