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典诗词而改编成的流行歌曲( 五 )


《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 《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 , 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 , 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 , 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 , “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 , 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 , “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 。
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 , 《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 , 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 , 他是大陆...
古诗改编的歌曲,想听!http://xzj.2000y.net/mb/2/ReadNews.asp?NewsID=455026 王菲 《水调歌头》邓丽君《在水一方》毛宁《涛声依旧》廖百威《白云深处》李进《巴山夜雨》毛宁《大浪淘沙》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王力宏《花田错》刘德华最近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元素 , 曲风悲怆雅致 , 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 。
《新鸳鸯蝴蝶梦》——部分选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1、 寂寞沙洲冷 词:陈信荣曲:周传雄 ------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 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碟 孤燕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
时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 , 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 , 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 黄叶地) , 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 , 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 , 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 , 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 , 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 , 柳咏的《雨霖铃》 , 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 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等 , 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 , 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 , 相得益彰 , 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 , 《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 , 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 , 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 。
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 , 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 , 张都监家的丫鬟 , 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 , 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 , 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 。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 , 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 , 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 , 而古典诗词的介入 , 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 , 也正说明了 , 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 , 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
要说的是 , 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 , 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 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 。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 , 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 , 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