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赞美耶稣诗词讲解( 三 )


今将《基督死》原文抄录于下 , 以飨众弟兄姐妹 。
基督死 功成十字血成溪 ,  百丈恩流分自西 。
身列四衙半夜路 ,  徒方三背两番鸡 。
五千鞭挞寸肤裂 ,  六尺悬垂二盗齐 。
惨恸八垓惊九品 ,  七言一毕万灵啼 。
康熙皇帝精通古诗韵律 , 用“八齐”写这首诗 , 押韵严谨 。
这首七律虽只有八句五十六个字 , 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殒命的主要情节 , 描绘得淋漓尽致 。
奔放的诗名和整齐的韵律相结合 , 使人读来铿锵有力 , 意味无穷 。
如果一面读诗 , 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的经历中那些悲痛场面 。
必会历历在目 , 催人泪下 。
然而 , 滴水穿石 , 非一日之功 。
这巧妙的诗句 , 绝非轻易信手捻来 , 如没有熟读圣经 , 深刻理解耶稣钉死十架的意义 , 及勤操笔墨 , 反复推敲 , 素含深邃语言工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 是绝不会雕琢出如此佳美的诗句来 。
另外 , 这首诗还有一个独特有趣之处 , 就是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半、两、百、千、万 , 这十五个数字和分、寸、尺、丈 , 这四种度量全部巧妙地贯穿其内 , 给读者以量大、镜明之感 。
同时又显得里外和谐 , 纵横呼应 , 恰到好处 , 毫无牵强之意 。
对此诗熟读之余 , 趣味盎然 , 故不揣冒昧 , 试作粗浅分析 , 供弟兄姐妹欣赏纳取 。
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功成十字血成溪” , 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向人们揭示:顶天立地的救赎大功 , 乃是藉着耶稣基督悲惨地钉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 。
他在受难的过程中 , 从橄榄山祈祷通体血汗(路22:44) , 到身悬十字架被长矛剌透肋旁所流出的血和水(约19:34) , 确实可汇集而涓流 。
至于用“溪”字来作比喻 , 可联想“溪”紧连于“泉” , 那血就必然有喷涌之势 , 分流之广 , 圣洁之美 , 渴慕之众 , 剌心之痛 , 功效之巨 。
再者耶稣基督在普世全球世世代代的聚会领取的圣餐中的流血死亡 , 那“血成溪”就不是过分夸张 , 而是更确切地指出基督流血程度之深 , 救恩之大 。
诗的第二句“百丈恩流分自西”告诉我们 , 因着救世工程的完成 , 正如救主耶稣他高深莫测不可估量的恩宠 , 才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流向人间 , 充满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
普世万民 , 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 , 赖着这恢复生命宝贵活泉 , 方可获得救恩的分施和永生的希望 。
“分自西”指中国万民救恩来自西域 , 耶稣钉死在西域的耶路撒冷 , 而我们中国在西域的东部 。
从作者角度谈到“分” , 那时对耶稣圣血的感恩 , 分明道出 , 救恩轮到作者自己 , 乃至自己的国家 。
第三句“身裂四衙半夜路” , 是指耶稣被捕后 , 先被押送到亚那府内 , “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18:13) 。
该亚法和那些祭司长、文士 , 以及百姓的尊长早就想谋杀耶稣(路19:47,22:2) , 但因为“没有杀人的权柄”(约18:31) , 等到凌晨 , 又把耶稣送进彼拉多总督衙内(约 18:28) 。
彼拉多见事情棘手 , 为了推卸责任 , 便又来个一推六二五 , 将耶稣送到希律王那里(路23:7) 。
希律听说耶稣显过许多神迹 , 早就想看看他 , 如今一见便仔细地盘问起来 , 但耶稣对待他这个衣冠禽兽始终是一言不发 , 希律无可奈何 , 只得又把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路23:8-12) 。
如此推来送去的折腾 , 耶稣不得不用半夜的工夫跟着恶众来往奔波 , 预表世界黑暗如夜 , 耶稣来得正是时候 。
“徒方三背丙番鸡”是诗的第四句 , 门徒四处逃散(可14:50)唯独彼得暗随耶稣后面 , 进入大祭司该亚法庭院 , 想看个究竟(太26:58) 。
但因为 “心灵固然愿意 , 肉体却是软弱”(可14:38) , 仅在几个仆人和使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