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诗词( 六 )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
”(《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
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赏析】凉州(今甘肃武威)位于河西走廊 。
这首诗描写了黄河上游辽阔荒凉的景象 。
此诗境界开阔,气象沉伟,情调悲壮苍凉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指遥望黄河,其源仿如出自白云间 。
“羌笛”是西域乐器,“怨杨柳”是指羌笛声奏出哀怨的《折杨柳》一曲 。
首句设想奇特,是溯流而望 。
这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
李诗强调气势,王诗强调源流之高远 。
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 。
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 。
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 。
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 。
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 。
仔细想来,《折杨柳》之曲也的确无助于消解幽怨 。
那么怨谁呢?诗人没说,倒是同题的另一首诗微露怨词:"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但天子也不是好怨的,因此只好轻轻地怨怨"春风"算了 。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 。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 。
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
”据唐人薛...